学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新闻 > 学会动态

热烈祝贺我学会姜培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翔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日前: 2021-11-18 浏览次数:17877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同时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其中,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我学会姜培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翔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d7c7b4a76bd515b111a751d5273c626f.png

87f0963a95768675a8e869615a84f1b3.jpg

姜培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技术科学学部

姜培学,1964年9月出生于山东烟台,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2月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博士学位。1991年2月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做博士后,1993年起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任教,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CO2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年)和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4-201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和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2012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第八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和传热传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北京国际传热会议主席和组委会主席、世界可持续能源技术协会会士、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荣誉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的Editor、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的Associate Editor、《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委员会委员。

针对低碳能源与空天动力系统呈现的微纳结构、高温高压、极高热流及高超声速等特点,丰富发展了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理论,提出了强化传热与超临界流体热质传递计算方法,研发出高温表面热防护关键技术,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航空、CO2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对超高速飞行器主动热防护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d7c7b4a76bd515b111a751d5273c626f.png

1639019908202101.jpg

高 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高翔,浙江杭州人,1968年生。1990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1995年9月取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2000年12月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其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美国犹他大学等开展访问研究。

现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2019年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等。曾任国家科技部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环保部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能源清洁利用、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研发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等多项技术成果已规模应用,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制订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共70余项,推动了国家大气环保装备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中国和国际授权发明专利共90余项。

热烈祝贺两位院士!热烈祝贺工程热物理学界!


【返回】

联系电话:010-82543040 官方邮箱:cset@iet.cn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1号

Copyright©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京ICP备20023196号-1